环境保护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环境保护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环境保护
(简称
环保
)是在个人、组织或政府层面,为大自然和人类福祉而保护自然环境的行为。由于工业发展导致环境污染问题过于严重,损害生态环境,部份更达到无法挽回的地步,触发各工业化国家对环境的重视,继而利用国家法律法规去规管和处理污染问题,并作出宣传使全社会注意污染对环境的深远影响。自1960年代起,环保运动已渐渐令大众更重视身边的各种环境问题。
学术机构现在提供课程,如环境研究、环境管理和环境工程等,教授环境保护历史和方法。保护环境需要人类的各种活动。废物生产、空气污染、生物多样性灭绝(物种入侵和灭绝所致)都是环保的相关议题。环境保护有三个相关因素:环境立法、道德与教育。这些因素都对国家环保决策和个人环境价值与行为产生影响。
一项研究显示,环境保护是
普世价值
之一
,也就是说,所有的社会都注重环境保护。
目录
历史
方式方法
自愿环保协定
生态系统方式
国际环境协定
各国或地区的环境保护
坦桑尼亚
历史
政府保护
中国大陆
拉美
巴西
墨西哥
澳大利亚
美国
台湾
挑战
相关条目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全球性
中国大陆
台湾
香港
澳门
历史
编辑
美国
生物学家
蕾切尔·卡逊
出版了一本名为《
寂静的春天
》的书,书中阐释了农药
杀虫剂
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作用,由于该书的警示,
美国
政府
开始对剧毒
杀虫剂
问题进行调查,并于1970年成立了
环境保护局
,各州也相继通过禁止生产和使用剧毒杀虫剂的
法律
1972年6月5日至16日由
联合国
发起,在
瑞典
斯德哥尔摩
召开
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提出了著名的《
人类环境宣言
》,是环境保护事业正式引起世界各国政府重视的开端。
方式方法
编辑
自愿环保协定
编辑
在工业国家中,自愿协定常常为公司提供平台,使其超越最低管制标准,为最佳的环保行动努力。
在发展中国家,如拉丁美洲,这些协定常常用于弥补未能遵守的环保水平,即强制管制。
挑战在于这些协定的基础数据、目标、监控和报告。由于评估效力存在难度,标准的使用常常存在问题,显然,环境可能会因此受到负面影响。在发展中国家,应用最关键的好处在于这有助于建立环保管理能力。
生态系统方式
编辑
用
生态系统
处理方式来进行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旨在面对复杂的生态系统整体而不是应对某个单一问题或是挑战。在这一方式下,理想的决策过程会包含政府各个层级、各个部门,以及工业、环保组织、社区的代表的计划和决策。这一方式在理想中能够支持更加良好的信息共享、建立矛盾调解策略,改良地方环境保护。
国际环境协定
编辑
京都议定书委员会地图,2010年
地球上很多的资源是脆弱的,因为它们会受到许多国家人类活动的影响。结果,许多国家尝试联合多国政府来缔结条约,对自然资源进行预防保护或管理人类活动。这写条约可能包括的因素有对气象、海洋、河流和空气的污染。这些国际环境条约有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如果没有遵行,就要承担责任。有时,这些条约则是一些准则或是行为标准。这些条约有的历史悠久,在欧洲、美洲、亚洲的一些国际条约早在1910年起订立缔结。
一些世界知名的条约包括:
京都议定书
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
和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各国或地区的环境保护
编辑
有关环境保护的讨论常常关注政府角色、立法和法律执行。然而,从广义来讲,环保问题匹夫有责,政府孤掌难鸣。就环境问题的决策来说包括许多成员,如工业、当地群体、环保组织和社区代表。渐进地讲,环保决策过程包罗万象,需要多国合作。
许多宪法支持环保的基本权利,许多国际条约承认在健康环境居住的权利。
同样,很多国家有相应的组织和机构负责环境保护。国际环境保护组织也有许多,如
联合国环境署
虽然环保不是政府机构的简单责任,很多人认为这些机构是建立和保持基本标准的主角,既保护环境,也保护与之互动的人类。
坦桑尼亚
编辑
坦桑尼亚塞伦盖蒂平原斑马
坦桑尼亚被认为是非洲生物多样性最多的国家。几乎40%的土地被列为保护地网络,包括一些国家公园。
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包括因人口增长,农业扩张、污染、伐木和烧柴对生态系统的损害和栖息地的丧失等问题。
历史
编辑
坦桑尼亚的环境保护自德国占领东非时(1884-1919)开始以殖民保护法对狩猎地和森林进行保护,而限制也对当地人传统活动,如狩猎、伐木烧柴和放牧做了约束。
在1948年,塞伦盖蒂平原正式为东非野猫建立了第一个国家公园。自1983年起,通过建立国家环境管理委员会和环保法,环境管理更加深入,上升到国家层面。
政府保护
编辑
生物圈部门是政府对环境监管的主要部门。通过制定政策、协调和监管环境问题、环境规划和政策导向性环境研究,部门得以运行。1983年当国家环境管理法通过时,国家环境管理委员会成立。委员会的角色在于向政府和国际社会就环保问题提建议。委员会的任务有:提供技术性支持;协助技术性活动;建立执法指导方针和步骤;评估、监管和评价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倡导和协助传递环保信息和交流;支持科学知识的进步。
1997年全国环境政策是坦桑尼亚环境决策的框架。政策目标在于:
确保资源可持续、公平使用,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或是损害健康、危及安全
预防和控制土地、水、植被和空气退化
保护并增强自然和人文遗产,包括拥有多样物种的独特生态系统
改善环境,增强退化区域的生产力
增强环境与建设关系的理解与警醒
鼓励个人与社会参与
鼓励国际合作
坦桑尼亚签署了一系列国际协约,包括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1996年生物多样性公约。2004年环境管理法是第一项对环境管理决策全面的法律和制度性框架。法规中政策性工具包括使用:环境影响评估、战略性环境评估与对具体工业和生产征收污染税。法规的有效性只有随着时间推移才能显明,因为历史上,国家缺乏对环境法规的执行力度,缺乏有效工具来将环保目标付诸实践。
中国大陆
编辑
吉林省辉南县龙湾群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自然保护区
中国大陆的环境保护事业也是从1972年开始起步,
北京市
成立了
官厅水库
保护办公室,
河北省
成立了三废处理办公室共同研究处理位于官厅水库畔属于河北省的
沙城农药厂
污染官厅水库问题,导致中国大陆颁布法律正式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和使用
。1973年成立国家建委下设的环境保护办公室,后来改为有
国务院
直属的部级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各省(市、区)也相继成立了环境保护局(厅)。并设立环保举报热线12369和网上12369中心接受群众举报环境污染事件。
2008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决定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升格为国务院组成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十三五规划
中将环保列为重点,尤其是空气和河川污染。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主要职责是执行各级议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控制污染物排放政策
,鼓励开发
污染物排放控制技术
以控制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
命令与管制方法
经济激励
自愿机制
公众参与
基于浓度的污染排放控制
污染税
环境标示系统
清理运动
基于质量控制的全省排放
未能履行罚款
ISO 14000系统
环保意识运动
环保影响评估
排污许可系统
清洁生产
空气污染指数
三项同步系统
硫排放费用
非政府组织
水质量曝光
驱动贸易最后期限
管理许可听证会
中央污染控制
节能产品补贴
两个履行政策
高污染企业拒绝信用管控
环保补偿费用
中国大陆污染控制方式
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导致中国大陆经济损失。2005年,经济损失(主要为空气污染)在中国大陆GDP中占7.7%。这一数字在2002年增长到10.3%,水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6.1%)开始超过空气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
以GDP增长来看,中国大陆位居世界前列(过去10年为9.64%)。
然而,高速经济增长对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中国大陆所面对的环境挑战大于其他国家。2010年,在
环境绩效指数
的163个国家中,中国大陆位列第121位。
中国大陆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保护环境,对抗环境恶化:
2007年,中国大陆对可再生资源的投资增长了18%,为156亿美元,在世界同领域投资中占10%)。
2008年,中国大陆在环境上开销为GDP的1.49%,为2000年的3.4倍。
在2008年,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与2005年相比分别减少了6.61%和8.95%。
中国大陆的自然保护地也增加了力度,从1978年的34到2010年的2,538。自然保护地系统现在占全国的15.5%;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过去30年中,中国大陆GDP高速增长成为资源利用低效率和高污染的典型。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应该成为经济发展的综合内容。
拉美
编辑
联合国环境署
确认了17个
超级生物多样性国家
。榜单包括6个拉美国家:
巴西
哥伦比亚
厄瓜多尔
墨西哥
秘鲁
和
委内瑞拉
墨西哥
和
巴西
出类拔萃,因为它们面积最大、物种种类和数量最多。这些国家对环境保护格外关系,因为他们面临着森林滥发、生态系统破坏、污染和人口膨胀。
巴西
编辑
巴西
伊瓜苏瀑布
全景图
巴西拥有世界上最为广大的热带森林,为4,105,401平方公里(巴西的48.1%),集中在亚马逊地区。
巴西的生物多样性广大,在
超级生物多样性国家
中位列第一,在全球150万发现的物种中占据其中的15%-20%。
负责环境保护的组织是巴西环境部(Ministério do Meio Ambiente)。
该部门在1973年成立,名为环境特别秘书处(Secretaria Especial de Meio Ambiente),几经易名后,在1999年定为现名。环保部负责以下问题:
为环境和水资源制定国家政策;
为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森林制定维护、保护和可持续使用的政策;
为改善环境质量,自然资源可持续使用提出战略性、机制性、经济性和社会性建议;
综合生产和环境政策;
环境政策和亚马逊法律项目;
生态系统和经济领域。
2011年,亚马逊保护地面积2,197,485平方公里(比格林兰面积大),保护单位,如国家公园比例刚刚过半(50.6%),原著地则为其余的49.4%。
墨西哥
编辑
墨西哥有超过200,000的不同物种,占世界生物多样性的10–12%,在爬行动物生物多样性中排名第一,在哺乳类上位列第二
——有估算称超过50%的动植物种居住在墨西哥。
墨西哥环保政策历史开始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水土保护法(Ley de Conservación de Suelo y Agua)。三十年欧,在七十年代,环境污染预防和控制法颁布(Ley para Prevenir y Controlar la Contaminación Ambiental)。
1972年,联邦政府首次直接回应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在健康与福利部内成立了管理组织,即环境改善秘书处(Subsecretaría para el Mejoramiento del Ambiente)。
墨西哥钝口螈
是墨西哥中部濒危物种
环境和自然资源秘书处(Secretaría del Medio Ambiente y Recursos Naturales
)是墨西哥的环保部。环保部负责下列问题:
鼓励保护、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自然资源、物资与环境服务,促进可持续发展。
发展和建立自然资源的全国政策
在全国领域内倡导环境管理,与各级政府和私营部门协调
为发展计划和生态损失预防提供对环境影响评介
对气候变化和臭氧层保护建立全国政策
就国家气象、气候、水文和地理系统工作和研究进行指导,参与国际相关会议。
就水路进行保护和监管
2000年11月,保护地有127处;目前为174,占地25,384,818公顷,将联邦保护地从8.6%增加到12.85%。
澳大利亚
编辑
澳大利亚
大堡礁
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
2008年,澳大利亚有98,487,116公顷的保护地,占国土面积的12.8%。
2002年,土地面积的10.1%,水源保护地的64,615,554公顷
在澳大利亚85个生物区中并不是很好的代表。
澳大利亚的自然保护源自1879年的第一个国家公园。
更多自然保护进步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展开,主要国际项目有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1970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的环境委员会,1972年的
联合国环境署
等。
这些事件为公众觉悟和监管支持打下了基础。国家环境立法不规范、不全面。这一局面在1972年到1974年成立澳大利亚环境大会和自然保护部后被打破,组织论坛来协助国家和邻邦协同保护环境和制定政策。
1991年,这些会议被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境保护大会和环境保护与遗产大会取代。
在国家层面,1999年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是澳大利亚联邦的主要环保法。它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国家和国际环境要点,如植物群、动物群、生态社区和文化遗产。
它对联邦内的所有活动也具有法律效力,即监管所有影响自然的活动。
法案涵盖八个主要方面:
国家遗产景点
世界遗产
湿地公约
国家濒危、
受威胁物种
和生态群落
核能活动
大堡礁
海洋公园
移栖物种
联邦水域
联邦保护地有的与当地原著居民合作,如
卡卡杜国家公园
,有的生物多样性突出,如圣诞岛国家公园,或纵观全国的管理,如澳大利亚阿尔卑斯国家公园。
在国家层面上,环境保护任务主要交给州郡或地方。
澳大利亚各州有自己的环境保护立法机构和相应组织。他们的法律功能相似,涵盖具体污染事件,如从工业到商业活动、水土使用、废物管理。大多数保护地由州和地方管理
,州立法机构会对保护地进行各种定义,如野生性、国家土地和海洋公园、州森林和保护地等。国家也可以对空气、水和声音污染进行综合监管。
在地方层面,各个城市和地区当局可以过问国家尚未关注的事情。这包括非点性资源、或污染扩散,如工地沉淀物污染等。
澳大利亚在联合国2010
人类发展指数
中位列第二
,在发达国家中GDP债务中靠后。
这可以被视为以环境为代价的发展,因为澳大利亚是世界上煤炭出国大国和
物种灭绝大国。
一些人认为澳大利亚有责任进行环保改革,为世界作出榜样。
美国
编辑
加利福尼亚州
优胜美地国家公园
是美国第一批保护地之一
自1969年起,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
开始努力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所有美国州郡都有相应的环保部门。
环保局起草了环保局未来七要点,为:
对
气候变化
采取行动
改善
空气质量
安全使用
化学物质
洁净社区
保护美国水源
与环保主义展开对话,为环境正义效力
建立强大的国家与印第安部落关系
台湾
编辑
1971年3月行政院成立卫生署,卫生署下设立环境卫生处负责公共卫生设施、公共场所、食品加工厂卫生、垃圾与水肥等污物处理、环境卫生杀虫剂之管理、空气污染、水污染及噪音等公害;防治水污染则是由经济部成立水资源统一规画委员会的水污染防治科负责。
1982年1月行政院卫生署的环境卫生处升格为环境保护局,负责空气污染、环境卫生、以及原本由经济部负责的水污染防治,原本由警政署之交通噪音管制,另外新负责业务为:环境影响评估、废弃物处理及管制毒性物质。
1987年8月22日行政院环境保护局升格为
行政院环境保护署
负责以下七项业务:
综合计画
空气品质保护与噪音管制
水质保护
废弃物管理
环境卫生及毒物管理
管制考核及纠纷处理
环境监测及资讯
2003年1月地方县市政府皆已成立
环境保护局
,台湾环境保护的各级政府组织已经完备。
在联合国于1993年初设立联合国永续发展委员会之后,隔年1994年8月台湾成立行政院全球变迁政策指导小组,1997年8月23日将行政院全球变迁政策指导小组升格为行政院国家永续发展委员会,其中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下辖单位包括:
气候变迁与节能减碳工作分组
国土资源工作分组
生物多样性工作分组
2002年11月立法院三读通过环境基本法,行政院国家永续发展委员会的法律地位由原本的任务编组提升为法定委员会。
挑战
编辑
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和墨西哥等国的主要问题在于保护地被入侵,管理混乱。在巴西,保护地在增加,但是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挑战。伐木和采矿对保护地是巨大的潜在威胁。在1998年和2009年,保护地12,204平方公里的森林被砍伐,1,338个采矿权被许可,10,348个等待批准。一些人认为如果发展中国家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从预算中动用更多的资金。
非洲政府在环保机制上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在坦桑尼亚,保护地缺乏资金资源、管理混乱、腐败低效、非法伐木和偷猎屡禁不止。
由于许多土地被列为国家公园,当地居民不得不重新安置,在环保过程中没有参与。由于这些因素,近期有呼吁公园留人,以便鼓励并支持对土地更好的全面管理。
由于澳大利亚气候主要是沙漠和半干旱地带,大多数环保面临着有限的水资源管理问题。
虽然大量地带都将长期面临着类似问题,如
墨累-达令流域
,一些问题仍是环保的关键斗争。
案例
,富兰克林河大坝:
1979年,西塔斯马尼亚的富兰克林河规划建造水电站。这一计划的益处在于增加电力产量,为塔斯马尼亚失业率最高地区之一提供就业机会。
保守人士认为该地区原著点丰富,是澳大利亚最后的原始河流
。这一问题立刻成为环保争议的焦点,
塔斯马尼亚荒野社会
领导反抗运动。情况从州全民公决到对施工的公开抵制,最终导致联邦立法干预,以及最高法院诉讼。
州败诉,该地区在1981年成为富兰克林-戈登原始河流国家公园,是塔斯马尼亚荒野世界遗产地的一部分。
相关条目
编辑
环境主题
可持续发展
节能减碳
素食主义
绿色GDP
污染
温室气体
全球变暖
纯电动车
混合动力车辆
混合动力铁路车辆
再生制动
发电厂
生物燃油
藻类生质燃料
生态旅游
环境伦理
漂绿
环境退化
环保主义
污染
环境绩效指数
净滩
净街
参考文献
编辑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2年4月2日).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2年7月10日).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
互联网档案馆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2-03-02)
(葡萄牙语)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1年9月11日).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1年8月22日).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1年9月27日).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5-04-06).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1年10月2日).
使用
需要含有
帮助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1-09-16).
互联网档案馆
的
存档
,存档日期2012-08-18..
行政院环境保护署 ─ 历史沿革
(中文(台湾))
行政院国家永续发展委员会全球资讯网
(中文(台湾))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1年9月28日).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5-03-11).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8-12-09).
原始内容
存档于2011年2月17日).
外部链接
编辑
全球性
编辑
(英文)
(简体中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英文)
中国大陆
编辑
(简体中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简体中文)
环保热线12369
台湾
编辑
限塑政策客制化实用购物袋制作
行政院环境保护署
能源之星
环保署绿色生活资讯网
环境品质文教基金会
主妇联盟环境保护基金会
台湾环境保护联盟
绿色公民行动联盟
荒野保护协会
台湾绿党
看守台湾协会
台湾环境资讯协会
永久失效链接
台湾蛮野心足生态协会
台湾千里步道协会
地球公民基金会
树党
香港
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
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环境保护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环境保护署
香港地球之友
澳门
编辑
澳门特别行政区环境保护局
查
论
编
污染
污染种类
空气污染
酸雨
碱雨
北极雾霾
大气扩散模式
全球黯化
蚱蜢效应
全球变暖
臭氧层空洞
氯氟碳化合物
悬浮粒子
烟雾
霾
气溶胶
水污染
富营养化
海洋废弃物
油外泄
热污染
城市径流
水质
死水
生活污水
地表迳流
悬浮固体
土地污染
生物修复
植物修复
英语
除草剂
农药
重金属
肥害
放射性污染
核裂变产物
放射性落下灰
急性辐射综合症
其他污染
热岛现象
光害
噪音污染
基因污染
工业污染
船舶污染
其它
污染物
垃圾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内分泌干扰素
环境雌激素
污染控制
环境监测
资源回收
垃圾分类
污染物排放控制
环境污染控制
活性污泥法
SBR污水处理工艺
生物膜法
厌氧法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
污水妥善处理率
污水处理
旋风分离
工业发酵
填埋
垃圾焚烧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处置
水污染控制
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放大作用
生物累积性
生物浓缩性
事故
亚洲污染
水污染事故列表
台塑仁武厂污染事件
湖南省儿童铅中毒案
日本四大公害病
阿拉斯加港湾漏油事件
阿玛斯号货轮油污事件
林园事件
2010年墨西哥湾漏油事件
2010年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
2011年中海油康菲渤海湾油田溢油事故
马斯河谷事件
1986年莱茵河污染事件
多诺拉事件
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
国际公约
巴塞尔公约
蒙特利尔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
斯德哥尔摩公约
防止船舶污染国际公约
巴黎协定
水俣公约
政策
污染者自付原则
控制污染物排放政策
污染源监测
主要组织
美国环保局
欧洲环境署
日本环境省
中华民国环保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部
香港环保署
绿色和平
绿党
查
论
编
可持续性
定义与哲学
绿色生活
环境友善
环境保护主义
环境伦理
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生态现代化
可持续发展
人口
生育控制
计划生育
人口过多
人口不足
人口控制
人口零成长
消费
反消费主义
生态足迹
良知消费
过度消耗
公地悲剧
科技
适用技术
环境科技
资源使用与保存
粮食
粮食安全
本土粮食
英语
朴门
永续农业
永续渔业
英语
都市园艺
英语
水
水足迹
水危机
省水效率
节约用水
能源
生质燃料
碳足迹
排污交易
节约能源
能源下降
英语
哈伯特顶点
可再生能源
可持续能源
太阳能
风能
海洋能
材料
工业生态学
资源回收
垃圾
零废弃
生物多样性
生物保全
生物圈
保育生物学
濒危物种
全新世灭绝事件
入侵物种
永续性责任与应用
责任
永续科学
永续性量度
可维持产量
应用
永续宣传
永续建筑
永续艺术
永续商业
生态城市
公共建设
排水系统
永续社区
永续设计
永续发展教育
永续时尚
永续园艺
永续地景建筑
绿色生活
永续工业
永续包装
永续采购
可持续性报告
永续观光
永续运输
管理
环境资源管理
渔业管理
地球管理
永续森林管理
环境
环境生物科技学
环境化学
环境设计
环境经济学
环境工程
环境伦理
环境史
环境法
环境心理学
环境科学
环境社会学
环境教育
国际报告与协定
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布伦特兰委员会报告
我们共同的未来
地球高峰会
21世纪议程
生物多样性公约
ICPD行动计画
地球宪章
里斯本信条
联合国千禧年宣言
千禧年生态系统评估
坎昆宣言
可持续性分类
可持续发展主题
规范控制
取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环境保护oldid=60814197
分类
环境保护
生态学
社会运动
隐藏分类:
CS1葡萄牙语来源 (pt)
含有访问日期但无网址的引用的页面
Webarchive模板wayback链接
自2018年3月带有失效链接的条目
条目有永久失效的外部链接
包含AAT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包含NAR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未登录
讨论
贡献
创建账户
登录
名字空间
条目
讨论
简体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视图
阅读
编辑
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
分类索引
特色内容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条目
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
维基社群
方针与指引
互助客栈
知识问答
字词转换
IRC即时聊天
联络我们
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上传文件
特殊页面
固定链接
页面信息
引用本页
维基数据项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
可打印版本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其他语言
吴语
粵語
编辑链接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20年7月28日 (星期二) 10:54。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
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3.0协议
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
使用条款
Wikipedia®和维基百科标志是
维基媒体基金会
的注册商标;维基™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按美国国内税收法501(c)(3)登记的
非营利慈善机构
隐私政策
关于维基百科
免责声明
手机版视图
开发者
统计
Cookie声明